上 海 市 无 线 电 协 会

 Shanghai Radio Association

【行业快讯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

首页    行业资讯    【行业快讯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

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打造以未来健康、未来智能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、未来材料为重点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,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,而低空经济领域作为上海发展未来空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形成新质生产力、赋能新经济的重要抓手和增长引擎。

 

低空经济产业概述:

低空经济一般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(最高不超过3000米)的低空空域范围内,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,以载人、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,带动装备、制造、机场、保障服务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,具有产业链条长、辐射面广、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。

 

在低空经济一词首次纳入国家规划前,最常提及的关联词是通用航空。低空经济可视作通用航空的升格,涉及航空器研发制造、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、飞行服务保障等多项产业。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将新开放的空域资源,转化为经济资源,进而为千行百业赋能。

 

从应用场景来看,低空经济涉及军用、政用、商用、民用全方位场景,涵盖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等领域;从产品角度来看,低空经济主要包含低空飞行的无人机、直升机、传统固定翼飞机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等航空器;从产业构成来看,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制造、低空飞行、低空保障、低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等产业。综合来看,低空经济可刻画为“低空域全产品+地面相关产业链条+相关衍生服务”的集合体。

 

 

低空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领域与赛道

 

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,将开拓大量应用场景替代,如对现有载运、物流、巡检、植保等依赖规模化、人力密集的应用场景替代程度将逐步提高;将开辟一系列新的消费赛道,推动文化、体育、娱乐等各新兴行业场景的创新应用;将带动更多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领域的加速发展。低空经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将集中在电池技术、避障技术、通信系统、定位导航、自动飞行、AI算法应用、网联无人机等方面,并由此推动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蓬勃发展。

 

 

国外发展现状

 

当前,美国洛杉矶,日本东京、大阪作为较为典型的低空经济发展城市,在政策、制度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,整体均以国家顶层设计、地方政府牵头引导、市场主体实际推进为主要形式。

 

以美国为例,在顶层设计方面,自上世纪70年代起逐步划归85%空域为民用,并将私人飞机主要活动空间(3000米以下)划为非管制区,允许私人飞机无需预交飞行计划即可飞行。同时,由联邦航空管理局(FAA)统一明确城市空中交通(UAM)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及规范要求,并会同国家航空和航天局(NASA)与产业界深度合作,研发迭代地空授权和通告能力(LANNC)系统、国际空域系统等多个子系统,提供智能、高效、融合的低空管理服务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美国各州政府和私人机构兴建了上千个通用小机场,为美国通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支持,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,2023年美国有近2万座机场,其中公共机场逾5000座,私人机场近1.5万座,可适用于低空经济的通用机场数量近5000座;在通用航空器制造方面,根据美国航空制造商协会数据,目前全球通用航空器保有量约45.4万架,其中美国占比近半,约为21.3万架,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,应用领域涉及公务飞行、出租飞行、空中旅游、医疗救援等民用民生领域。

 

此外,日本由国家机构设计顶层规划,明确低空经济各阶段发展目标。在产业应用层面,由政府牵头试点,开展了多个场景的低空实践应用项目;在产业监管层面,由国土交通省统一管理系统,优化无人机审批监管流程,提升监管效率等;在基础设施层面,国家机构也已通过连续性研发项目,会同市场主体共同开发了相对完善的低空空域管理系统。

 

 

国内发展现状

 

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数量增速较快。根据天眼查调查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共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6.9万家,其中仅2024年1-3月就新增相关企业1600余家。从地域分布来看,广东、山东、陕西以及安徽(并列),四地已拥有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拥有1.1万余家、5400余家以及3500余家,上海拥有相关企业近3000家;从成立时间来看,成立1-5年的企业占比最高,达到44%,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9.8%;从知识产权和标准建设来看,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授权专利总量近27万件(发明专利9万余件),相关标准近1.5万条,其中,国家标准近3000条、行业标准逾7000条。

 

非通用航空领域加快发展。警用航空虽然不属于通用航空,但却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目前,在我国公安系统中,警用直升机已发展到近百架,警用无人机超过1万架,无人机操控员近万人。警用航空特别是警用无人机在刑事侦查、治安管理、缉毒、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

 

 

上海发展现状

 

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迅速,在产业园区建设、头部企业集聚、示范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,技术积累领先,产业链初具规模,并具备产业化应用的良好市场条件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,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。

 

特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。金山区华东无人机基地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,占地面积5.5万平方米,已累计引进涵盖制造、应用、材料等各类无人机产业链企业近40家。目前已获批8条无人机物流航线,海岛物流运输已累计飞行近1.5万架次,城市物流已累计飞行超2万架次。青浦区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于2024年1月成立,聚焦电动飞行器制造、新材料研发生产,测绘无人机、旋翼及固定翼无人机研发制造,无人机芯片研发,以及飞机发动机维修与养护等低空经济细分领域开展建设,旨在打造共享群智能无人系统新基建。

 

头部创新企业形成集聚优势。目前全国范围内业界公认的eVTOL头部企业云集上海,如峰飞航空科技、时的科技、沃兰特航空和御风未来等。其中,峰飞科技的“盛世龙”于2023年2月实现单次航程超250公里创全球航程纪录,并于7月实现全球首次吨级以上eVTOL多架机、多机组、同空域、全转换的编队飞行,近日又向日本完成全球首家吨级eVTOL交付;时的科技的倾转旋翼载人电动飞行器E20,设计最大航程达200公里、巡航速度达每小时260公里,最快时速320公里,已于2023年10月获民航华东管理局正式受理,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实现适航取证;沃兰特航空的首款产品VE25,采用复合翼架构,起飞重量2.5吨,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,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载重能力最强、空间最大、研制等级最高的载人eVTOL,2023年9月成为全球同型别第二家完成转换试飞的eVTOL,10月成为华东地区首家获得载人eVTOL适航受理的企业。

 

创新示范应用场景不断涌现。目前,上海在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等领域均已开展低空经济试点。工业方面,利用无人机对工业园区开展环境监测和安全巡查,可有效提高监测效率,减少人力成本,实现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;农业方面,无人机通过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和喷洒设备,被广泛用于农田的精准施肥、病虫害防治和作物监测,提升生产效率,实现资源优化分配;服务业方面,由美团运营的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在五角场合生汇至凯德·国正中心开航,有效避免路面交通变化对快递配送时效的影响,创新拓展物流行业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。

 

来源“上海经信委”

2024年4月23日 14:05
浏览量:0
收藏